是個發生率極高的皮膚疾病,許多人都曾經被醫師診斷過濕疹。但很多人都帶著一個疑惑:「為什麼上次手上起紅紅癢癢的小水泡,醫師說是濕疹,這次手肘出現乾乾脫皮發紅的症狀,醫師也說是濕疹?不管哪裡紅、哪裡癢、哪裡濕、哪裡乾,醫生通通都說是濕疹,然後就開藥膏給我擦,這樣對嗎?

其實濕疹這個疾病,其實是一個很廣泛的定義,舉凡孩童常出現的異位性皮膚炎、婦女常出現的富貴手、接觸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等等,這些會讓皮膚產生發炎紅腫組織液滲出脫屑症狀的皮膚疾病,都可以算是濕疹,臨床上皮膚炎濕疹也常是兩個互換的名詞,這也難怪大家被搞得七葷八素了。

 為什麼一種病,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這要從組織切片的表現說起,濕疹的皮膚,在顯微鏡底下,呈現出來的是表皮層很多發炎細胞的浸潤,表皮因而變得很多小泡泡,我們稱之為海綿樣變化(Spongiosis);當這些小泡泡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大泡泡,大泡泡就把表皮跟真皮層隔開了,於是外觀上就冒出了小水泡,這是急性濕疹
當一次又一次的濕疹發作,皮膚經歷反覆的發炎之後,表皮層會因此增厚,原本應該正常代謝的角質層,因為發炎的關係,代謝速度加快,造成很多來不及脫落的角質,一半黏在皮膚上,一半掀起來,臨床上就是我們看到的「脫皮」或「脫屑」,表現在外,可以看到皮膚粗粗的、紅紅的、合併脫屑產生;這是亞急性濕疹
當濕疹發作很多很多次以後,皮膚就開始有相應而生的反應,為的是抵抗這些反覆的發炎,於是皮膚開始增生、變厚,表現在外,就是皮膚增厚、變乾、甚至合併裂縫產生,這就是慢性濕疹
打個比喻來說,同樣一個人,嬰兒時期、青少年時期、跟老年時期,外觀上會有顯著的不同,但是他還是同一個人啊!這就可以解釋了上述的疑問,同樣一種病,也會因為有急性、亞急性、慢性三種不同的變化,但是本質上,還是同一種病。

 三種時期的濕疹,治療方式都相同嗎?
如果單從使用的藥物來看,三種時期的濕疹,確實治療上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病程的期待與如何預防復發。
● 急性濕疹: 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有的只是因為接觸到誘發的物質,而引起立即性的過敏反應,這種一次性的發作,只需治療當下的變化,可以當成是偶發事件處理。
● 亞急性濕疹: 患者通常有濕疹的體質,所以再發的機率高,除了治療當下的病灶之外,規律作息、積極保濕、避免過度清潔,都須請患者一併配合,才能達到有效控制。
● 慢性濕疹: 光聽名字就知道病程是起起伏伏,不容易痊癒,皮膚往往呈現粗、厚,這時候,治療上很重要的是,打破慢性濕疹的惡性循環:不要抓!不要抓!不要抓!抓了皮膚就會引發更多的發炎反應、更形增厚。

 慢性濕疹的症狀 

1.發病時瘙癢難忍,慢性病程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尤以就寢前或精神緊張時為甚。

2.常由於急性和亞慢性皮炎濕疹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覆發作轉變而來。多局限於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窩、陰囊、女陰等處,境界明顯,炎症不著。

3.患處皮膚肥厚粗糙,嵴溝明顯,呈苔蘚樣變。顏色為褐紅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皮狀鱗屑,伴有抓痕,結痂及色素沉著。部分皮損上似可出現新的丘疹或水皰,抓破後有少量漿液滲出。發生於手足及關節部位者,常呈破裂或疣狀,自覺疼痛影響活動。

 汗水不能停留,保濕一天三次 

汗水會刺激皮膚,所以一旦流汗,除了儘速用毛巾擦乾之外,一天數次,用清水沖洗患部,之後用毛巾輕輕按乾,再補充保濕劑,才能徹底減少汗水對皮膚的影響。近幾年來很流行吸濕排汗材質的衣物,雖然感覺上汗水很快乾了,但是其實汗水是在皮膚上乾掉,並不是被衣物吸收,所以汗水內的廢棄物質,還是停留在皮膚上,一樣會刺激皮膚。
濕疹的皮膚,會建議患者,貼身的衣物選擇純棉的材質,雖然純棉的衣物,吸汗之後會濕濕的,不舒服,但是至少是衣服吸收了汗水,衣服濕掉就換掉,換掉的同時,能夠用濕毛巾輕輕擦拭皮膚,也可以減少汗水殘留的刺激。

有興趣的文章

醫學美容用來改善皮膚保水度的方法有哪些? 

濕敷療法治療

 

官方帳號Line: @hlv0031i 好友人數

江醫師會不定期更新保養資訊喔!

瞧瞧部落格的保養教學,可以更懂得如何保持體態喔!!

保養教學 

也歡迎到超仁粉絲專頁按個讚給我們鼓勵鼓勵喔!

FaceBook 

 

 

arrow
arrow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