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粉瘤的正式名稱是表皮囊腫( Epidermoid Cyst ),在外觀上看起來有時候就像比較大顆的閉鎖性粉刺,常常長在臉部、頭皮、頸部、耳朵、軀幹⋯⋯等部位,在四肢則比較少見,大小從直徑幾公釐到幾公分都有可能。粉瘤顏色通常會是接近膚色,如果感染或發炎時則會出現紅腫。粉瘤和粉刺最大的差異在於粉瘤多了一個囊。目前醫界認為是因為粉刺發炎、或表皮受傷後導致毛孔的上皮細胞增生,因此產生了這樣的囊袋結構。這個囊袋結構會由上皮組織以及纖維組織構成,而原本應該要從毛孔的開口排出的代謝產物像是皮脂和角質,就被這個囊袋包住,慢慢累積就會形成一整包的粉瘤。有些粉瘤會伴隨著一個長在中央的開口,有些則無。有開口的粉瘤上,部分露出的皮脂和角質會被氧化,就會出現類似黑頭粉刺的一個小黑頭。如果用力擠它,有時就可以看到膏狀的皮脂和角質混合物流出來,流出來的東西有時甚至會帶有惡臭味。

 疾 病 原 因 

粉瘤生成的原因在於,皮膚最外層的表皮細胞因故跑到了較裡層的真皮內生長,形成一個附著表皮細胞的囊袋。而隨著時間推進,表皮細胞應該代謝的老舊物質在此愈積愈多,最後膨脹而成一顆腫瘤。粉瘤全身都可能生長,尤其好發於身體油脂分泌旺盛之處,像是臉、耳垂、耳後、頸、背、臀等,因此與個人的體質也可能有關,例如油性膚質的人。粉瘤不見得最終都會發炎,除囊腫本身有開口易感染細菌外,最可能還是當外力摩擦擠壓或內在壓力讓囊腫的囊壁破裂了,使角質化物質跑出而引起發炎。所以,改掉不良生活習慣與作息,降低粉瘤愈長愈大的刺激因子,且對於患部不要用力擠壓、保持乾淨,可有效預防粉瘤的產生。

 好 發 族 群 

成年人,尤其30、40歲男性,男女比率為2:1。長時間接觸空氣的汙染,熬夜,或愛吃油膩、刺激性的食物。

天生屬油性膚質,容易長青春痘的人,也是粉瘤的好發族群。

男性抽菸者,誘發臉部表皮囊腫的機率較一般人高。

經常穿緊身褲的人,容易造成特殊部位的摩擦因而產生囊腫。

經常穿耳洞的人,讓皮膚接受多次的穿刺傷,也容易長表皮囊腫。

 預 防 與 治 療  

1. 平時應避免皮膚受傷,例如不穿太緊的衣褲,過度摩擦皮膚。如果有

2. 穿耳洞應多注意後續穿刺傷口的照料,以免誘發粉瘤。

3. 油性膚質者宜使用清爽型的保養品,避免油脂及汗液阻塞表皮,促使

4. 表皮細胞往內生長,造成粉瘤。

5. 保持睡眠充足,維持代謝正常。

6. 少吃油炸與刺激性的食物。

7. 已經長粉瘤應更加注意防曬問題,並保持患部的清潔,使粉瘤不致愈長愈大或引起細菌感染。

8. 雷射治療

針對小於5mm的粉瘤,可使用雷射在面處打開一個小開口,再使用器具將粉瘤移除即可,由於雷射可以精確的控制傷口的深度及大小,並且具有止血功能,所以術後傷口並不會像統手術有拆線的問題。

 粉瘤跟青春痘與粉刺到底要怎麼分別呢?

1.粉瘤比粉刺多了一個囊袋,可裝的東西比較多,會比青春痘與粉刺大顆,而且會逐漸變大。

2.粉瘤難以自行消退,但青春痘與粉刺常常會自然消退或代謝掉。

3.粉瘤的囊袋是從毛囊細胞長出的,因此只要有毛囊的地方就有可能長。青春痘和粉刺多數長在臉上、背上這類皮脂多的地方。

4.粉瘤通常會在同樣的地方反覆長出來,青春痘和粉刺則多在不同處發作。會反覆長出的原因主要是「囊袋的結構」還在那,就算你擠了,袋子也會慢慢再裝東西而脹起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超仁診所 的頭像
    超仁診所

    超仁診所-台中減重體雕/皮膚雷射微整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