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過敏性皮膚炎」,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與基因遺傳及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好發於嬰、幼兒,不會傳染。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通常會合併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等。一般來說,隨著年齡增長,症狀可以自行緩解,但也可能會反覆發作。
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有「三部曲」:發癢→搔抓→濕疹
●皮膚搔癢:「癢」是異位性皮膚炎最明顯的症狀,而皮膚一旦出現溼疹,將會引起更厲害的搔抓,在惡性循環下造成「癢癢抓抓、抓抓癢癢、愈抓愈癢、愈癢愈抓」的情形。嬰兒因為缺乏語言能力,只會以哭鬧來表達身體的不適,所以當嬰兒出現不正常的哭鬧,且常有搔抓皮膚或用頭部在父母懷中磨擦的動作時,必須特別留意是不是異位性皮膚炎作祟。
●典型的皮膚症狀和位置: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症狀及好發位置,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嬰兒的皮膚病兆由臉部延伸至四肢伸展側,以丘疹、水泡、滲出液、結痂來表現,大部分一至二歲嬰兒的皮疹,會逐漸消退,嚴重程度隨之減輕。到了兒童及成人時,皮膚病兆主要分布在脖子、軀幹及對稱的四肢關節屈側,如手腕內側、前肘窩及後膝窩等,皮膚乾燥、脫屑,以及因劇癢而搔抓所引起的皮膚潰爛、色素沉澱與增厚的苔癬樣皮膚,且隨著病情進展,皮疹會愈來愈粗厚,逐漸出現苔癬化或如恐龍皮的外觀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治療,可分為「口服藥物」及「外用藥膏」兩類。臨床上常用「抗組織胺藥物」及「非類固醇止癢藥膏」來有效控制搔癢感;若遇急性期時,可合併使用「類固醇藥物」及「含類固醇藥膏」,可以使症狀快速得到控制,醫師會依照患者的年齡、皮膚病兆及嚴重程度的不同,進行調整,在醫師的指示下正確使用,通常不會出現副作用,但不可任意自行停藥,必須依照醫師指示,慢慢減少藥量,否則症狀不僅可能復發,還可能出現症狀較用藥前更嚴重的反彈現象;若皮膚傷口有合併細菌感染時,必須同時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
預防異位性皮膚炎「三步驟」:清潔→修復→保濕
每天使用能強化肌膚天然屏障,舒緩乾燥緊繃,降低濕疹、過敏復發的機會,並取代類固醇藥膏帶給肌膚健康自然的修復能力。
Step❶清潔:從基本清潔開始改善,清潔用品若含有皂鹼或致敏性的香精,可能會刺激肌膚造成發作,最好選擇無香精、無皂鹼且泡沫量較少的沐浴乳。
Step❷修復: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可能造成副作用並抑制人體的免疫能力,甚至產生抗藥性。
Step❸保養:使用適當的保濕品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基本功夫,因為患者的皮膚保水功能要比一般人來得差,皮膚也比較乾燥,而皮膚乾燥會使表皮的障壁功能變差,容易受到外來物質的影響而加重原本的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日後照顧
目前就診時多會針對病患提出建議以改善病情,而原則上皆是盡量避免刺激、遠離病原體、降低受損:
1.剪短指甲,避免無意識搔抓時造成皮膚嚴重損傷。
2.避免過度沐浴及少用肥皂或含有藥性、皂鹼、香精之清潔劑,避免皮脂流失而使皮膚乾燥,可選用天然植物成份(如超濃縮葵花子油)之清潔嫩膚產品,以維護肌膚脂質。
3.用溫水盥洗,避免酸鹼值高的清潔劑與洗衣劑,並應洗淨無殘留,以免刺激皮膚。
4.沐浴後及乾冷時可塗抹適量無刺激(藥性、香精、防腐劑)的潤膚劑。
5.遠離用香水、芳香劑、蚊香、樟腦丸、殺蟲劑等刺激物質或氣味。
6.穿著棉質衣物,避免穿著易造成刺激的羊毛、尼龍材質。
7.被子的選擇可選用蠶絲或化學材質,勿使用毛毯,易纏有塵蟎。
8.避免衣物粗糙、過緊而造成摩擦刺激加重病情。
9.高溫時保持涼爽避免流汗與太陽直接照射,汗水及陽光皆會刺激皮膚。
10.避免接觸與動物(寵物)皮屑、毛髮、排泄物接觸,此類物體中皆含大量易刺激病原體。
11.不鋪地毯、草蓆榻榻米,遠離毛絨玩具,以免縫隙中孳生病原體。
12.將厚窗簾布替換為百葉窗,灰塵易堆積於厚窗簾布上。
13.周圍相對濕度保持50~65%間,同時避免溫差過大,患者極易因過度敏感而發作。
14.使用空氣過濾器減少黴菌生長,並應定期更換濾網。
15.每週並以高溫清洗寢具,減少含菌數。
16.時常清掃環境減少灰塵,降低刺激原。
17.禁菸並遠離二手菸,菸中所含化學物質為體內免疫系統的大敵
18.部分患者避免食用牛奶、蛋、魚、小麥、花生、大豆,少數患者對其中食物過敏。
19.皮膚傷口須小心處理,避免引發感染。
江醫師會不定期更新保養資訊喔!
瞧瞧部落格的保養教學,可以更懂得如何保持體態喔!!
也歡迎到超仁粉絲專頁按個讚給我們鼓勵鼓勵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