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微需氧的細菌,它的生存條件相當苛刻,所以要培養出 來比較不容易,不能照一般細菌的培養方式。此菌的螺旋結構及菌上頭的鞭毛,使它能夠鑽入胃黏液而達到胃黏膜上,在黏液與黏膜之間酸度是中性的,而且此細菌本身也可以分泌尿素脢來保護自己,所以它就可以在胃內「定居」了。在發現幽門螺旋桿菌之初,有人以為它只是個胃的「過客」而已,認為是偶然出現,不具影響力,但實則不然,它在胃裡面會破壞胃黏膜造成胃發炎,從急性的胃炎 到慢性的胃炎它都可以一肩挑,擔任相當吃重的角色,目前已確定胃炎的重要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它。它除了會使人得胃炎之外,還是消化性潰瘍的原因,就是因為有它存在,患有消化性潰瘍的人就常常反覆再發,無法根除。

 幽門螺旋桿菌與各種胃腸疾病的關係

1.幽門螺旋桿菌與消化性潰瘍

幾乎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在胃內都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當幽門螺旋桿菌被消除之後,十二指腸潰瘍幾乎不會再發,可說是完全根除,所以目前的觀念是「要防止十二指腸潰瘍的再發,先要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但是我們知道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或胃潰瘍)的發生不只是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有少部份是由於服用非類固醇抗炎劑(NSAID),例如治療關節酸痛的止痛劑,或因為壓力(stress),例如頭部受傷、燒傷、重大手術、敗血症、休克、中風、器官衰竭等而引起,這些原因與幽門螺旋桿菌就沒有關係,治療方式也會不一樣。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將近百分之百,而胃潰瘍患者,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約70%,因服用NSAID止痛劑引起的約25%,有的病人同時有幽門螺旋菌感染及服用NSAID止痛劑,這種人更容易造成消化性潰瘍,所以對於曾經有消化性潰瘍的病人需要服用止痛劑時,建議要先消除幽門螺旋桿菌,避免加重消化性潰瘍的發生。

2.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炎

一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可以產生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而有時病人雖有細菌感染也可能無症狀表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主要在胃竇部有時可以整個胃部都發炎,胃炎嚴重的時候則建議給予殺菌的治療。

3.幽門螺旋桿菌與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症

病人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適達一個月以上,其他相關檢查也無異常發現,在內視鏡診斷上並無潰瘍或發炎,稱之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症狀有類似潰瘍,有類似蠕動障礙,有類似胃酸逆流,或多種症狀合起來。這種病人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約50%。有些研究報告認為將細菌消除後可以使消化不良的症狀獲得改善,但有些則認為雖然發炎會改善,但症狀無顯著改善,目前對於非潰瘍性消化不良的病人是否需要殺菌仍不很確定。

4.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

從血清學的研究,胃癌病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比率相當高,不論是早期或進行癌。從流行病學的前瞻性研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人,其胃癌發生的危險性增高至4倍,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旗下之研究單位IARC將幽門螺旋桿菌歸類於第一群確定性的致癌因子。雖然如此,我們知道胃癌發生的因素不只是一種,還要有其他多種原因加上才會致胃癌,所以對於殺菌防癌的說法,目前仍未獲支持。不過有一個研究發現,早期胃癌患者接受手術後,剩下的胃部假如仍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經六個月至四年間的觀察,剩下的胃部會發生胃癌的比率有9%,而已經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則沒有 胃癌再發,所以目前的建議是, 早期胃癌 經胃切除者需要接受殺菌的治療以避免胃癌再發。

 診斷病人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方法 

一般是在病人接受胃內試鏡檢查時,同時在胃前庭幽門處做組織生檢切片,由組織切片染色找尋細菌的存在,也可做細菌培養。目前臨床上最被廣泛應用的方法是快速尿素酉每檢驗(RUT,rapid urease test),又叫CLO test,方式是將兩小塊切片標本放入試劑中,如有Hp感染,則因細菌有尿素酉每的存在而呈現鹼性反應,使試劑由黃色轉紅色,反應快時,數分鐘即變色,且紅色濃艷。

如果不利用內視鏡切片來取標本檢驗,也可利用血清或尿液抗體及呼吸法以及糞便抗原檢測等四種非侵襲性的方法,抽血測血清中H. pylori的IgG抗體,可測知病人是否曾被感染,但因抗體效價在細菌根除後6個月才下降,1年後才轉陰性,因此不易判定感染是過去式還是現在式。

呼吸法試驗是將含碳13或碳14同位素的尿素讓病人服下,因細菌的尿素酉每將尿素代謝,變成二氧化碳呼氣出來,測定帶有同位素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即知細菌是否存在,且知目前仍有感染活菌。接受呼吸法試驗病人不必接受內視鏡檢查是其優點,也是其缺點,因無法瞭解潰瘍的治療情況以及胃炎的變化,所以此法主要是用來追蹤評估細菌根除的療效最有意義。

門螺旋桿菌的根除療法,現在以三合一療法(一種制酸劑PPI加上兩種抗生素),可達90%以上的療效。但這些根除幽門桿菌的藥物有時會有頭暈、腹瀉、長舌苔、口中味覺遲鈍、過敏等副作用,若是無法忍受這些副作用,請回門診讓醫師處理。

 

 

 

 

 

arrow
arrow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