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療青春痘的藥物主要分為抗生素及A酸兩大類:
一,抗生素
目前用於治療青春痘的口服抗生素以四環黴素及其衍生物為主。這類的抗生素除可殺死痤瘡桿菌外,本身亦有抗發炎的作用。這類的抗生素基本上相當安全,但有的病患會有腸胃不適的副作用。此外,這類的抗生素會造成生長中的牙齒色素沉著及抑制胎兒骨骼的發育,所以不建議兒童及孕婦使用,如果真的要用抗生素的話,紅黴素是較安全的選擇。外用抗生素藥膏部分比較刺激,使用時會有刺癢的感覺,建議局部使用。此外,外用藥膏中的杜鵑花酸,除了治療痘痘外,還有淡化痘疤的功效。
二, A酸
A酸是維他命A的衍生物,主要是透過調控基因的表現來改變細胞的活性。A酸改善青春痘的作用有:
(一) 抑制角質的增生,促進角質細胞的分化。
(二) 抑制發炎反應。
(三) 抑制皮脂腺分泌。
使用外用A酸必須注意的是其對皮膚造成的光敏感,所以通常建議晚上使用。口服A酸的副作用較多,常見的有口角炎、手腳脫皮、頭痛、噁心嘔吐等,所以必須根據病患的副作用及臨床的反應來調整劑量。對於長時間服用的病患,也必須定期追蹤血球數、肝功能、以及血脂肪。此外,由於A酸對於胎兒有致畸胎性,所以婦女服用前後至少須避孕一個月。
痘疤的分類及治療
青春痘如果發炎的時間過久,就容易留下痘疤。痘疤依其型態可分為下面四種:
(一) 發炎型:因皮膚表皮被破壞變薄,加上發炎時造成的血管增生擴張,以致於皮膚下方的血管較為明顯,呈現紅色的痘疤。
(二) 色素型:青春痘發炎時產生的發炎物質會刺激皮膚的黑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造成在原先青春痘的位置造成色素沉澱。
(三) 肥厚型:有些人的體質特殊,在青春痘發炎時,皮膚的纖維母細胞會製造過量的膠原纖維,便會造成突起的肥厚型疤痕,甚至蟹足腫。
(四) 凹陷型:是因皮膚的膠原蛋白受到破壞,皮膚表面往下形成凹陷所致。
痘疤的處理可說是一大學問,不同的痘疤要用不同的方式處理,如果方式不對,不但不能改善,反而適得其反。以下就分別介紹不同痘疤的處理方式:
一,發炎型痘疤
這類紅色的痘疤通常以外用的退紅藥膏治療。對於持久不退的發炎型痘疤,可考慮以脈衝光或染料雷射直接破壞增生的血管,不過通常需要治療數次。
二,色素型痘疤
色素型痘疤通常是以外用的美白藥膏治療,或是以杏仁酸換膚來淡化色素,並不建議用高能量的雷射來處理。如果真的要使用雷射的話,也建議使用低能量的淨膚雷射,慢慢淡化色素,以避免造成返黑的發生。
三,肥厚型痘疤
這類痘疤通常以液態氮冷凍治療或是局部注射類固醇來處理,也可貼矽膠片來增加疤痕組織的含水度,以軟化疤痕組織。
四,凹陷型痘疤
凹陷型痘疤目前多以飛梭雷射來治療。飛梭雷射改善凹陷型痘疤的原理是利用雷射的熱效應,再生新的膠原纖維,使凹陷的疤痕較為平坦。相較於傳統雷射磨皮術後的疼痛及傷口照顧的不便,飛梭雷射將雷射光束分散成許多小光點,術後皮膚表面沒有明顯傷口,只會在第三、四天出現如細小脫屑的結痂,結痂約一星期左右脫落,不過仍要特別注意保濕及防曬。對於較深的凹疤,單純以飛梭雷射來治療效果有限,此時可併用局部雷射磨皮,或是以手術切除再縫合效果較佳。
由上可知,青春痘及痘疤的處理,除了用對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遵照醫師的指示,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最後,祝大家都能抗痘成功,擁有青春無痕的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