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梭雷射主要用來處理毛孔、凹洞、痘疤、外傷疤痕等問題,此外還有淡化紋路、改善出油及讓皮膚緊實之效果。能有這些功能是因為當雷射光穿透皮膚後,可以破壞部分的疤痕組織及打斷下面相連的纖維,讓下凹的疤痕有機會變平。而光熱的刺激下,皮膚內的膠原蛋白也會重組新生,排列更為整齊,從而達到縮小毛孔,撫平凹疤,淡化細紋,以及讓皮膚更加緊實之目的。
飛梭雷射種類
飛梭雷射的組織標的物(色素質)是水分子。根據雷射光源的不同,對組織產生的效果分別是汽化及凝固性壞死兩種。因此通常會簡略分為汽化式跟非汽化式飛梭兩種。
1. 汽化式飛梭
雷射光源打到皮膚時,產生的高溫造成水分子及組織瞬間汽化。因此雷射打到皮膚時會產生煙霧,並造成許多微小開放性傷口。常見的雷射光源有二氧化碳CO2跟鉺雅鉻Er-YAG雷射兩種。其中CO2飛梭因為可達較深穿透深度,應用上較為方便,普及率也較高。鉺雅鉻雷射因為水分子吸收率太高,只能造成表淺傷口,較適用於淺層磨皮、修飾疤痕、除痣等功能。對真正需要飛梭治療的人而言,通常必須再合併CO2或非汽化式飛梭,才能達成較好效果。
CO2汽化式飛梭雷射在治療毛孔、凹洞、疤痕、細紋等問題上,效果會優於非汽化式雷射。但因為有開放性微小傷口,照顧上在雷射後的頭一兩天會較麻煩些,且之後傷口形成的微小結痂也會比非汽化式來的明顯可見。如果能接受這些缺點,汽化式飛梭會是治療毛孔、凹洞等問題的好選擇。
2. 非汽化式飛梭
非汽化式飛梭雷射的光打到皮膚時,對水分子加熱的幅度並不會產生瞬間汽化的效果,但其溫度仍足以讓組織凝固壞死。壞死的組織仍在原位,因此表皮不會有開放性傷口,也因此術後很快就可以正常保養上妝。對於不想被人發現有做雷射治療,或者工作上必須大量面對他人的上班族而言,會是一個比較方便的選擇。
當底層的新生組織在修復時,凝固壞死的部分會被逐漸推出。因此非汽化式飛梭在術後幾天,臉上也是摸得到些微粗粗的微細結痂,但比起汽化式的結痂,非汽化式飛梭的結痂相對非常不明顯,通常只會讓臉部看起來色澤稍暗,但不容易以肉眼直接看出結痂。
非汽化式飛梭雷射光源有好幾種,但目前多使用波長1540~1560nm之間的鉺玻璃(Er-Glass)雷射,治療深度較為理想。而近年來也發現此種飛梭雷射有促進毛囊活化再生的功用,有些人亦拿來當成育髮雷射使用。但何種治療參數對毛囊有最佳的刺激效果,而又不會對其造成傷害,目前還無確切的定論,仍有待更多實證醫學之研究數據報告。
市面上飛梭治療方式分為兩種,傳統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傳統侵入式因產生氣化傷口,容易造成術後照顧不易,且有感染風險,因強烈的熱傷害,導致術後嚴重紅腫和疼痛。最新M22光梭雷射結合OPT彩衝光 & 梭時雷射的優點,採取先接觸冷卻,再使用飛梭雷射,術後紅腫不適感,只維持數小時至一天,且無傷口立即可上妝。
M22光梭雷射是什麼?
光梭雷射結合OPT彩衝光 & 梭時雷射的優點,採取先接觸冷卻,再使用飛梭雷射,術後紅腫不適感,只維持數小時至一天,且無傷口立即可上妝。
光梭雷射原理
光梭雷射為7種波長的彩衝光結合1565nm凝結式飛梭雷射的皮膚治療。彩衝光的波長分別為515、560、590、615、640、695和755nm,不同的波長可改善皮膚不同的色素問題,譬如黑斑、血管絲和泛紅等等。再用1565nm飛梭雷射更換老舊的皮膚,並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新生光嫩無瑕的皮膚。
請各位朋友們可以追蹤粉絲團動態唷!江醫師會不定期更新減重醫美抗老知識喔
也歡迎給我們按個讚鼓勵喔!
超仁診所:台中市忠明南路373號
Tel: (04) 2376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