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症候群是一種嵌陷性神經病變而表現在坐骨深精分部區域的疼痛、麻木、感覺異常以及無力。它是因為坐骨神經在其通過坐骨神經切迹處倍梨狀肌壓迫而造成。
梨狀肌主要的功能為在髖關節處將股骨外旋,它由骶神經叢支配。隨著股骨的內旋,肌腹及腱性的附著處會壓迫坐骨神經。
梨狀肌症候群的病徵經常開始於對骶髂關節及臀部區域的直接創傷之後。偶爾,此症狀為髖部及下肢反覆性動作。或者在梨狀肌及其下的坐骨神經重複施加壓力的結果。
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
坐姿、站姿或躺姿超過15-20分鐘會有疼痛產生
疼痛或麻木感會從臀部向下延伸到大腿後側
變換姿勢或伸展臀部肌肉時疼痛加劇,如:從坐姿或蹲姿站起
患側下肢無力,嚴重時走路會有困難,如:跛腳
患側梨狀肌有可觸摸到的腫塊或壓痛點
如何區辨梨狀肌症候群或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在仰躺時,患側下肢髖關節外轉可以紓緩疼痛的症狀;然而,主動將患側下肢轉回腳尖向上的姿勢會造成疼痛。
臨床上,醫師或治療師除了會詢問病史之外,另外會配合一些理學檢查來區辨梨狀肌症候群與坐骨神經痛。
直抬腿試驗 (Straight Leg Raise Test (SLRT)):
病患在仰躺姿勢下,由治療師將患側下肢髖關節彎曲並合併膝關節伸直的動作,如果呈現不疼痛的陰性反應,則懷疑是梨狀肌症候群所造成的疼痛;相反地,如果出現疼痛的陽性反應、抬高的角度越高會越痛,則懷疑是椎間盤突出。
治療與處理
1.急性疼痛時必須休息,休息時間的長短及是否須服用消炎止痛藥,視嚴重程度而定。
2.用物理治療(經皮膚電刺激、超音波、低能量雷射…等)減輕疼痛。
3.梨狀肌的軟組織徒手治療。這必須找有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或運動傷害防護員來做。做法是:患者俯臥,屈膝成九十度,治療者以上半身控制患者小腿,以使髖關節被動地外旋或內旋;治療者以手肘沿梨狀肌肌肉走向施壓。治療時先讓髖關節外旋(小腿偏向身體中線),再做髖關節內旋(小腿偏向身體外側)。內旋的持續時間可以稍微拉長,有助於放鬆梨狀肌。徒手治療對於梨狀肌症狀的改善效果不錯。
4.加強髖關節外旋肌群(包括梨狀肌)的伸展性和肌力。
5.運動時使用肌內效貼紮(kinesio taping),可以減輕梨狀肌所受到的張力負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