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當中的幾個關鍵時間點取少量血液樣本,是測量血糖值最佳的方法。通常僅需約1/4米粒大小的血液樣本,並搭配準確的血糖機即可。這稱為血糖自我監測 (SMBG)。
自我血糖監測 SMBG
透過血糖自我監測(SMBG),患者可追蹤每日血糖值的高點與低點,以配合糖尿病療程。患者亦可藉由血糖自我監測來發現身體對胰島素需求的變化。提供血糖數據給醫生,醫生才能評估治療目標達成的狀況,並告訴患者。
美國糖尿病學會替糖尿病患者定出了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
飯前: 70~130 mg/dl
開始用餐後兩小時: <180 mg/dl
每次量量血糖有效嗎?常見的無效量測原因
正確、有規則的血糖監測,並記錄發生高血糖和低血糖時的原因,才能讓血糖監測發揮最大的效益,不僅對於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很大的幫助,也可以作為醫師調整用藥的參考。
但如果你只是想到才量、固定量同一個時間點或是沒有針對異常血糖值做分析與改善,這些都是導致無效量測的原因。想想如果挨了採血一針,花了一筆試紙開銷,卻沒做到正確的血糖監測和記錄,不是很可惜嗎?
建議檢視自己目前的量測方式,是否犯了以下錯誤,造成無效測糖,進一步做修正。
常見的無效測糖
1. 量測時間無效–不成結構,無法運用於調整
(1) 想到才量
(2) 一週只量一次
(3) 只量餐前血糖,無法觀察與改善餐後血糖
(4) 配錯對,如:量早餐前及晚餐後,如此無法觀察一餐的飲食變化
2. 缺乏系統性的量測步驟:記錄 -> 分析 -> 調整 -> 驗證
(1) 只有測量沒有記錄,資料不全
(2) 沒有分析血糖異常的原因
(3) 瞭解原因但沒有做調整
(4) 做了調整但沒有驗證調整後的效果
要準確做好控糖,需要的是恆心、毅力、還有「對的方法」,如果糖友們有總是找不到血糖飆高的原因,控糖成效老是不彰的困擾,強烈的建議大家,進行《自我血糖監測》(SMBG),根據研究指出,有確實做到SMBG的糖友,心血管疾病風險可降低48%
準備:配對血糖紀錄卡、血糖機、可拍照手機
1. 一周選擇3天輪流監測早、中、晚的餐前&餐後2小時血糖
2. 用手機拍照用餐的飲食內容
3. 如發現餐前餐後血糖值差距大於60mg/dl,趕緊檢視調整你的用餐內容
4. 飲食適當但血糖差距大於60mg/dl,記得帶著你的記錄卡找醫師討論
請各位朋友們可以追蹤粉絲團動態唷!江醫師會不定期更新減重醫美抗老知識喔
也歡迎給我們按個讚鼓勵喔!
超仁診所:台中市忠明南路373號
Tel: (04) 2376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