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將可改善。

即使只是減去原來體重的5%~10%,便足以改善心血管發病的危險因子。但是,倘若不當減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恐怕會未蒙其利先得其害,因此建議這類患者一定要遵守「三不」減重原則──「運動不過度、藥物不亂服、飲食不隨便」

體重和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因為過重或肥胖和危害心臟的風險因子互相影響。國健局的調查數據顯示,肥胖的人,未來五年內:

●發生高血壓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5倍

●發生高血糖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

●發生高血脂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4倍

「肥胖,相較於正常人,得到心臟病的機率較高,死亡率也會比較高」,這點在很早的醫學研究中,就已經有明確的答案。一直以來,肥胖病人也容易合併心臟病或糖尿病,因此會鼓勵這類病人減肥,對於長期健康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體重快速變化,對於心臟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快速減肥,不僅容易出現溜溜球效應,導致復胖,體重快速變化的過程,就好比坐雲霄飛車,會惡化心血管疾病,提高死亡風險。因此,減肥一定要有耐心,呵護您的心臟,就從慢慢調整體重開始!

 肥胖是慢性病 減重以調整生活最重要 

肥胖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消耗太少,導致熱量累積,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除遺傳外,主要受到致胖環境及生活型態因素的影響。若為20歲至65歲輕度到中度肥胖者(BMI介於27至35之間),當醫師告知有高血壓、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

血管疾病或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時,減重可以達到控制或改善上述疾病與症狀。國健署提供適合輕度到中度肥胖者首重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必要時,依醫師建議再加套裝減重計畫或藥物輔助治療,需要考量個人時間、經濟狀況、副作用及執行意願與配

度,無論採取哪種方式減重,都需要調整生活型態,才會成功。

 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 

為改變心血管危險因子,可透過調整生活來修正,飲食控制和增加身體活動是減重的核心原則,必須透過自我管理,藉由生活型態調整及行為改變,將飲食控制及身體活動落實於生活中,以達減重目的。此方式1年約可減重3-5%,以90公斤為例,大約3-5公斤。

(1)健康吃:三多三少-多喝白開水、多吃蔬果、多全穀雜糧、少油、少鹽、少糖。每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或減少攝食300大卡熱量,且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就可以每週減重約0.5公斤。並且要注意控制體重時,每日攝取熱量不可低於1200大卡。

(2)快樂動:每次至少10分鐘、每週累積150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僅能維持體位及基本體能,如果要達到減重或提升體能的效果,須有30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若能加入高強度有氧運動或高低強度間歇運動,更容易達到減重及健康促進的效果。此外,還要至少二天的大肌肉群肌力運動,不但可增加肌肉量,更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降低代謝症候群罹病風險。

(3)天天量體重:可隨時提醒自己維持健康的體重。

 

 

官方帳號Line: @hlv0031i 好友人數 

江醫師會不定期更新保養資訊喔!

瞧瞧部落格的保養教學,可以更懂得如何保持體態喔!!

保養教學

也歡迎到超仁粉絲專頁按個讚給我們鼓勵鼓勵喔!

保養教學 

 

 

 

 

 

 

arrow
arrow

    超仁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